只要有讀過台灣文化史、聽過台灣傳統歌謠;只要有哼過八零年代台灣流行音樂、看過火熱一時的台灣偶像劇都會知道:曾經臺灣的文化產業,是多麼震撼、多麼成功的凝聚民心!在盛大的文化嘉年華中,又有多少人,是向著臺灣、為臺灣發聲?
現在的媒體爭相報導:哪位演員又投靠中國、哪位歌手又講出中國統一。我知道,記者都是不得已的,為了生存,燃燒人民的「愛國情操」有何不可?流量等同飯碗,記者們還等著升職加薪呢!愛國人士也不閒著,紛紛藉由媒體撰文來辱罵藝人,是阿,歌頌祖國、真是偉大!
說實話,記者當真是因為愛國才報導?誰又不是為了手中那一碗熱呼呼的白米飯?愛國人士請聽好:政府支持科技產業,從事科技產業的專業人士、不需要為了市場煩惱的人們、不需要為了生存而選擇的人們,又有誰願意說著違心的話?你們以為只有自己愛國嗎?你們只是比較幸運而已,能夠不愁吃穿的為自己、為自己的選擇做打算;台灣的藝術工作者卻沒有,他們為台灣的文化傳承付出心力,到頭來卻有一餐沒一餐的辛苦活著。換作是你,事倍功半和事半功倍,你的選擇,還是傻傻的遵循所謂的自由正義嗎?
把人逼到了絕境、沒有足夠的舞台任人發展,又憑什麼指責想活下去的他們?
去中?是要去自己的根基嗎?5000年來的中華文化和歷史,是要屏棄的意思嗎?
老師們都說: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,才能看得更高、更遠。而我們的巨人,是中華文化、是中華根基,不是政府!我們要棄的應該是人治、專制思想,而不是同源的文化!文化是認同感的來源,沒有它,就不會成就現在的我們!
愛國的你可能會回答我:「肯定選擇誓死捍衛自由正義」、「打擊倒貼中共分子」等,但我必須說,等你走到吃不飽、穿不暖的境界,想法就會改變的。就像一條骨瘦如柴的狗,別人丟給你一根骨頭,你就會願意跟他一輩子。那種「富貴不能淫,貧賤不能移」的境界,只有少得可憐的人,才有辦法做到。
既然多數人都到不了那個境界,又何苦把社會弄得殘破不堪?想當初前人種的文化樹,後人不願意繼續悉心照顧,才導致文化無法傳承、無法播遠,而外國的文化倒是學了不少,更是擠壓了傳統文化的認同。雜亂的意識形態加上薪資少得可憐,人才便選擇去自己認同的國家工作,無可厚非吧!
所以臺灣的政府啊!請明白:要保留人才的方法,只有給他們一片天,也不要總以政治的思考模式思考人。不是屏除一切,而是分辨是非。自由的追求永遠是溫飽後的行動,而認同感,來自於集體的文化。
發佈留言